是跟着上面学习的,人流量多了,能够搞更多事情,比如会员经营等等。

若不是怕太出风头惹来注意,马佳芸兰甚至想搞女生铺子一条龙之类的,有些东西卖的是经营而非产品。

但想一下,自己顶头上司还是康熙,这些计划且消停些吧。

现在还不行,除非在康熙面前过了明目才行,类似于一张“皇权许可证”,而在皇上面前过明路,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困难,搞不好落个“与民争利”的□□压在头上。

毕竟现在风声便以重农轻商为主,只能静候时机。

耐心,耐心,耐心,再等等。

现在顶多搞些茶水小包间,让上门购物的姑娘们得到更贴心的服务。

这些店铺交由塔娜学习最适合不过了,马佳芸兰还把很多暂时未能实现的东西,全都一股脑儿地塞了过去。

塔娜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的同时,兴致也越来越高,脑中的主意一个接一个蹦跶出来。

要知道,蒙古的风情可是和京都很不一样,事实上盛京已经有差,她亲眼目睹,盛京一带跑马的姑娘们很多,不止满族,连汉人家的姑娘也比其他地方大气。

有人称之为民风彪悍。

但在塔娜眼中,这是无稽之谈,说不定蒙古能够比京都更适合这些东西,能够提前先一步搞起来。

蠢蠢欲动中。

马佳芸兰给了她一巴掌:“先把经验学起来,搞一两间铺子再议。”

当然,既然女儿坊能够挣钱,且挣钱不小,也不是没有人模仿女儿,可见对于绝大多数来说,一个利字能够改变多少东西,哪怕是旧规则旧习俗。

生意是做不完的。

对于这些同行,马佳芸兰举双手双脚赞成,假如这风气从京城吹到江南地区,把汉家闺阁千金们也拉出门,不再一直养于生闺,也是件不错的喜事儿。

不要太小看这些小事儿,水滴石穿,很多东西都是一点点见人心的,也千万不要当真小看女人的智慧。

钱挣了,事干了。

扯回来,马佳芸兰打听到太皇太后、皇太后、皇上的新衣也都制好,便把儿女们的心意,一件新红狐大髦穿上身。

为此,还搭了一套挺惹眼

章节目录